各成员国历年赠送联合国的艺术品琳琅满目,联合国将从中选出三件,颁发“特别奖”。众所周知的卢森堡“打结的手枪”、日本的“和平钟”、泰国的和平佛塔……实力强劲的角逐者不知凡几。
这一天的10时20分,揭晓悬念的时刻到了。联合国官员依次宣布,获得“特别奖”的三件礼物分别为:
中国,成昆铁路象牙雕刻艺术品;
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带回来的月球岩石;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
“特别奖”自有不凡处。美国和苏联的礼物遥指茫茫太空;创造成昆铁路这一人间奇迹的,是不可阻挡的意志和力量。
几十年过去了。至2023年初,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以四点二万公里成为世界第一,运营试验最高速度和商业运营最高速度同样在全球首屈一指。此情此景下,作为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的铁路,身边多出来了一条全新技术标准的铁路复线的“老成昆”,依然热度不浅。
人们仰望它敢让高山低头的英勇气质。
人们欣赏它如同巨龙盘绕的动人身姿。
人们盛赞遥远的当年,这近乎奇迹的壮举:成昆线上有桥九百九十一座,总延长一百零六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向天津架设了一半而有余的空中走廊。
长虹飞渡
这一去生死两别——爆破出了意外,王清秀被人从石堆里扒出,再也叫不答应。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上,长五十点八二米的赵州桥宛如初月出云、长河饮涧,乃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绕不过去的奇崛一笔。
同是石拱桥,四川大渡河畔“一线天”比“赵州桥”长三点一八米。大跨度铁路石拱桥世界纪录即将诞生,桥在沟口,沟名老昌。临时便道逶迤在大渡河峡谷左岸。从金口河往乌斯河方向走,王万林的心,一路上都是皱巴着的。在峨眉时,目光是撒开的折扇,聚头散尾。过峨边,入峡口,折扇半叠。自金口河始,两岸愈发靠得近,半叠的折扇又半叠。
终于到了。抬头看,老昌沟上方的天,不是峨眉时的一片、金口河时的一绺,是窄如刀缝的一线!难怪要叫“一线天”。
桥,1966年尚在图纸上。铁二局七处青年工人王万林,就是来修桥的。桥两头是隧道,一曰“老昌沟”,一曰“关村坝”,也都才开始打炮眼。
成昆在线有桥九百九十一座,总延长一百零六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向天津架设了一半而有余的空中走廊。其中不少桥隧相连,都用架桥机,时间成本就太高了。必须节约的还有建材,以及有建成后的养护成本(钢梁桥每年每米一百三十元至二百五十元,石拱桥每年每米只需不到八块钱)。为此,时任铁道部部长吕正操出了题目:就地取材的石拱桥,多修一座是一座。
建栈道、埋地垄、架设索道、安装钢拱架所需的机具,清单列了一长串:直径十五至三十二毫米钢丝绳,十一点八吨;三十八千瓦双筒卷扬机,三台;单轮、双轮、三轮、四轮滑轮,一百五十七个;五至十吨手摇绞车,十二台;十五吨起道机,四台;五至十吨链条滑车,六台;五十吨、三十吨油压千斤顶,各二台;附着式、插入式振动器,十一台。此外,还需电动传送带、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
钱能买到的,不操心。毛主席有言在先,建成昆线,钱不够,拿他的稿费去花。
来之不易的是石头,“就地取材”的石头。老昌沟底为冲积漂石土、卵石土夹砾石土、粉细沙尖灭层,总厚虽达二十五米,不可取。沟壁为震旦系灰岩,节理发育,岩石坚硬,可作拱石。可老昌沟里到处是帐篷,根本没法操作。再者说,山炸垮了,桥还怎么修,隧道怎么建?
大渡河上游五公里的乌斯河,辟出一个采石场。乌斯河再往上的毛头马,又是一个采石场。一日,毛头马,有人守着一方石头抹泪,王万林凑巧遇见。一问方知,小伙当采石工,那天刚满一星期。也是这七天,天亮到天黑,钢钎加二锤,他凿出一块石头。“作品”换回仨字:“不合格!”虎口震裂、手心磨破、锤柄被血水打湿,小伙没觉出痛,可这三根钢钎,扎在了他的心上。
不是收方的人为难他。拱桥所需的四千九百三十块条石不能多一块不能少一块,每块相差不能超过三毫米,石条间隙,不能超过一厘米。除了拱石,还需片石、镶面块石。后来统计,一线天桥共开清拱石六百一十一方、开片石及清镶面块石三千六百二十六方,累计花费二万三千四百九十八个工天。石头上沾着汗和泪,沾着血。
老昌沟口有块空地。有人拿钢筋箍出一个圈,假装岩壁是块篮板。出工前,下班后,大家爱去蹦跶一阵。跳得最高的人,王清秀要算一个。
这两天他不去了。头天约,他去河边洗衣服,脸上笑得稀烂:“安全帽找不到了。”打球要戴藤条帽,这是真的。人玩球,山上的猴子玩石头,得防止它丢来“三分球”。第二天再约,王清秀正洗头:“啥子球场,三大步才跑两步就到了头,没意思!”看他忙得神奇,大家都觉得哪里没对,至于这不对是在哪里,却又说不上来。
那一天,真相来了。王清秀结婚十来天就上了工地,几个月没回。趁着农闲,妻子从川北老家看他来了。小嫂子长得俊俏,咧嘴一笑俩酒窝,仿佛美酒要流出来。那身打扮也是费过心思的,从上到下,喜气盈盈。
这当口,有人来找王清秀:“这次爆破,孙工长说,还是你上为好!”
妻子嘴巴动了动。
王清秀冲她笑笑:“手上功夫,要不了多大一会儿。”
王清秀是爆破标兵,深孔松动爆破新技术试验正在关键阶段,工长成天盯着,他也放心不下。
这一去生死两别——爆破出了意外,王清秀被人从石堆里扒出,再也叫不答应。
妻子的哭声震动山谷:“……我都还没来得及说……你要当爸爸了……”
拱架如期安装,两半跨同时进行。
1965年11月12日,视察“三线建设”的小平同志,来到安装现场,见证拱架合龙。
天默默蓝。风柔柔吹。传达指令的旗子,挥得遒劲有力。拱圈有六榀拱架。包括套节,每榀拱架十四节,三十四吨。最后一榀钢梁吊起来了,操作吊机的师傅沉稳如山。这份沉稳传递给了缆索,又由缆索传递给一点点上升、一点点平移、一点点调整姿态的钢梁。
长虹飞渡,合龙成功!小平同志带头鼓掌,工友的欢呼震动山谷。
然后定形拱架。然后安装胎模。然后,用九十九天完成拱圈砌筑。然后拆卸拱架……
1966年10月,成昆在线二十四座石拱桥之一、长五十四米的一线天桥胜利竣工。两个月后,火车开过一线天桥,开向成昆线北段建设物资集散地——甘洛。
九百九十一座桥
卵石层上建大桥,世界桥梁史上并无先例。
成昆在线桥,都是“活雷锋”。
以拉旧大桥为例。北端,地形无法修改;南端,车站落子不悔。双方互不相让,拉旧大桥打起圆场:以栓焊梁跨过龙川江,为选线争取更大自由。桐模甸附近的螺旋形展线,地质水文条件异常严苛。又是桐模甸2号大桥,默默承担了所有:增加墩高、加深钻孔桩、强化防爬措施……越岭隧道进洞出洞,沟底通常作为首选。沙马拉达越岭隧道方案是十里挑一来的,却把净空不足的压力转嫁给了桥。该桥理想的方案是设一中墩,架设两孔十六米的短钢筋混凝土梁,“副作用”是洪水下泄不畅。舍己为“人”的,依然是桥:通过取消中墩保证行洪,以低高度大跨梁一跨过沟。
地形所限,一千零八十三公里长的线路上,曲线车站达七十五个,占车站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一点四,乌斯河至喜德和尹地至广通展线地段,曲线站甚至占到九成。也是地形限制,五十七个中间站无处容身,所以才有了一次性引爆三十八吨炸药,削山填谷而成的关村坝火车站。上行是关村坝隧道,下行是长河坝隧道,关村坝火车站只站房可见日月星辰,接发车作业则要在隧道里进行。
全线有“地下火车站”十一座。“天上火车站”,多达三十一座。“天”即是桥。
金口河1号三线大桥,就是一片“天”。
金口河站设在离城十余公里的流疏溪隧道进口处:洞在半山,山下是河,所谓车站,并无寸土。洞口虽可架桥,桥上虽可建站,一个问题必须面对。头一年,也就是1965年,我国粗钢产量仅一千二百二十三万吨,各行各业都是能省就省,能不用就不用。为了让金口河1号三线大桥带一个“省”的好头,铁二院驻峨眉设计组负责人陈俊真决意另辟蹊径,大量采用柔性墩。
“柔性墩”是个新词。难怪人们紧盯着朝夕相处的他,眼里的人却很陌生。
也不兜圈子,陈俊真操着欲轻益重的宁波腔为柔性墩画像:“传统的简支梁,各个桥墩单独受力,柔性墩把几孔简支梁大部分水平力传往间插其中的刚性墩。除了不搞肥梁胖柱,大幅度节省钢筋水泥,柔性墩还有两个好处。一是细胳膊细腿儿,就像练过轻功,脚底下承受得起。二是人工就能挖孔桩,不需要机械设备。”
指挥部看好陈俊真,看好柔性墩。二十四个柔性墩拔地而起,四个刚性墩各就各位。陈俊真说得中听,工人们建得中看,但柔性墩中不中用,只有梁知道。
架梁这天,架桥机开过来时,山崖上、河谷里,到处挤满了修桥的工人、当地的农民。大家都在拭目以待:这个柔性墩,真能以柔克刚,还是花拳绣腿?
马达的轰鸣声中,十六米长的钢筋混凝土梁,一点点举到空中。梁往上抬,人们的心,跟着往上提。梁往前送,人们的头和颈,也在向前伸。一切都很顺利,直到梁的前端,试探着靠向墩顶。
“啊——”人群惊呼起来。他们看见了,都看见了。柔性墩的头,重重地点了一下!
点头意味着期待、赞许、接纳。这是人的语言,肢体语言。换了柔性墩,则是另一回事。就像树梢,鸟落其上,晃动两下,动则动矣。换作熊大不一样,高声尖叫的人,联想到树枝断折。还没放稳的梁,赶快抬了起来。
桥墩下的陈俊真竖着嗓子高喊:“为什么抬起来?!放,往下放!”
指挥长问陈俊真:“没见桥墩晃得厉害?”
话是对指挥长说的,陈俊真的目光,却一直盯着上方:“有振幅才叫柔性墩。我有把握,振幅在可控范围。”
“你就这么有把握?”指挥长还是不放心。
“我是信得过它。”陈俊真收回目光,将一本牛皮纸封面计算本晃了一下:“大大小小的计算,我做了无数次。”
话音刚落,陈俊真将本子插进裤兜,大步走向脚手架。脚手架搭在柔性墩上,从墩底通到墩顶。只差一步就上顶了。陈俊真挥动旗帜般对着架桥机操作手摇晃起计算本:“相信科学,相信我!”
钢筋混凝土梁的前端,重新靠在了柔性墩上。又是一阵晃动,又是一阵尖叫。再看陈俊真,却是面不改色。晃动小了,更小了。中国柔性墩第一桥,真的站稳了脚跟!
柔性墩让人眼界大开,空心墩亦是“新”得晃眼。
成昆铁路大部分地段处在断裂带与地震区,打此经过,铁道线如履薄冰。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还要为以后的铁路建设积累经验,为此,1965年4月13日至17日在蓉召开的西南铁路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技术委员会主任彭敏发出动员令:“多想办法,敢走新路,一个骨头一个骨头地啃,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轻型桥墩战斗组随之成立,核心成员杨永诚、伍竞飞、许成业、张锻,来自科研、设计、施工、教学单位。
铁西车站双线大桥采用素混凝土厚壁空心墩。直白一点,墩是厚壁、空心,材料无非水泥、砂石、水。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墩,通过在素混凝土空心墩中加入钢筋减轻壁厚,减少对地震带的扰动。大桥局在安宁河3号大桥率先试验,节约圬工百分之五十。埃岱车站三线桥、甘洛牛日河3号大桥2号墩,采用的是施工更为简便的石砌空心墩……
成昆在线二十一座大桥采用的一百六十五个空心墩,采用了不同的截面形式、壁厚和坡度。从圆形、矩形到圆端形,从就地立模灌注到抽动钢模灌注,从就地灌注墩体到预制构件拼装……到了哪山唱哪歌,嘹亮“歌声”,由成昆线飘向其他新建铁路建设工地。
节“食”减“肥”,不能全靠柔性墩、空心墩。
曲线、坡道双重制约下的埃岱谷架大桥,最初方案是石砌实体桥墩。临到施工才发现此路不通:一边是山,一边是河,基坑开挖之日,便是外侧公路断道之时。比这更大的麻烦在于,线位地质为白云质灰岩,粗大的石砌实体桥墩,是不可承受之重。
灌注空心墩、石砌空心墩的思路提出又被毙掉。场地、运输、工期,都是问题。板凳、沙发都可坐人,轻重大不一样。“板凳桥”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此。板凳形的桥墩,面是实的,腿是实的,横撑是实的,其余部分,都是“虚怀若谷”。
四根墩柱钢筋混凝土截面不过实体墩身的八分之一左右,孔桩基础开挖,对外侧公路几乎不构成影响;桩柱和横撑构件可事先预制、现场拼装,作业面狭小的问题迎刃而解。六孔十六米钢筋混凝土梁,铁二局桥工大队仅用十九天半就全部搞定。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九百九十一座桥梁遇到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正因如此,成昆在线,像轻型桥墩战斗组那样,科研、设计、制造、施工、材料、试验、维修七事一贯制的四十多个战斗组中,为桥而生的,就有十三个。
卵石层上建大桥,世界桥梁史上并无先例,而成昆铁路经过的岷江水系、金沙江水系都有无可回避的卵石地层。基础新技术战斗组锚定钻头钻不下去、桩也没法打的问题组织攻关,又一世界级新技术的诞生,为黑井顺河大桥、嘎立牛日河9号大桥强力赋能。
在桥梁厂建造好再运到工地,通过架桥机架设的钢筋混凝土梁,会战中须架三千六百余孔。桥隧相接的桥头没有架岔线,悬臂式架桥机成了摆设。新型架桥机战斗组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仅用七个月就设计制造出我国第一台无需桥头岔线的架桥机。这款命名为“66型架桥机”的新机器,自动化性能高,不仅挣脱了桥隧相连地段架梁的空间制约,还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式架桥机悬臂运行不安全的问题。
革命理想高于天
胡兴杰爬到六十米高空,找到了扒杆停摆的原因。
距昆明一百三十五公里的密马龙5号大桥长二百二十七米,论长短,是个“小字辈”。论高度则了不得,3号墩五十六米,全线首屈一指。基础还是卵石层。还要和汛期赛跑。还只有一年工期,只有一个连施工。
难怪天天搞竞赛。“你追我赶搞竞赛,提升出土是要害,三班同志搞革新,自制设备出土块。开挖雨水汇水坑,务必让它足够深,保证抽干坑积水,持续挖基早完成。开挖基坑连续干,一气挖成多流汗。洪水跑来袭击时,墩出水面笑颜开。”演唱组工间休息时下到基坑演出,为的是鼓舞士气。胡兴杰心里的苦,却像脚下基坑,一日深过一日。人家唱的,到了他的耳朵里,调还是那个调,词却面目全非:“你追我赶搞竞赛,加班加点太厉害。要是知道这么苦,当初我也不会来……”
桥墩长到十米高,胡兴杰手和脚都软了。他恐高。
3号墩五十六米,运送混凝土的钢塔架,在六十米以上。别说五六十米,就是十米八米,掉下去也要命。胡兴杰思想上开起小差,请假、装病、请求调动,都干过。
指导员黄灿给他开小灶,讲传统:1949年9月初,洛阳、潼关间的陇海铁路8号桥钢梁被敌人炸毁,桥墩在爆破声中变得高低不平。抢通线路,必须凿除四个桥墩墩顶近五十方混凝土,使墩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陇海铁路8号桥是当时全国第一高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奉命抢通大桥。利用洋灰墩面突出的铁夹板,绑单面云梯登上四十五米高的桥墩,办法是战士杨连弟想出来的。第一个爬上墩顶的也是杨连弟,而他仅有的工具,是一根前端捆绑铁钩的长竹竿……
老生常谈了。接下来,指导员就该讲,“八号桥为此改叫‘杨连弟桥’,我们铁一师一团一连一班,就是杨连弟生前所在的班!”没让指导员再费口舌,胡兴杰嘟哝一句:“哪里是四十五米,这儿是六七十米!”
面前若是个老兵,黄灿的喉管这时就成爆破筒了,可胡兴杰当年才入伍,看起来是个娃娃兵,只能好声好气:“在四十米高的地方爆破有多危险,你想过没?打炮眼、填炸药、引爆都在巴掌大的桥墩上,稍有疏忽,出什么事都有可能。但是杨连弟,靠一块木板做保护,爆破一百多次。‘杨连弟连’提前二十天完成抢修任务,高空作业的五十九个昼夜,随时都在和阎王爷扳手劲。”
“你看见了?”胡兴杰心服口不服。
“我看见了!”接话的党支部委员边俊文与杨连弟在一个战壕里呆过:“1951年5月,美军集中百分之八十空军力量轰炸朝鲜北部铁路干线,清川江大桥被炸毁,导致近百列火车的军用物资滞留。杨连弟带一个排奋战三十多个昼夜,十二次架设铁路浮桥,保证了滞留物资持续过江。”
胡兴杰不再嘴硬,目光却依然恍惚:“我是一往高处爬就手颤腿抖,心里哐哐跳得厉害,他……咋就不怕呢?”
“不是不怕,是‘革命理想高于天’!”黄灿话音刚落,边俊文接过话头:“1952年5月15日,一颗定时炸弹突然爆炸,正在抢修清川江大桥的杨连弟壮烈牺牲,被追认‘一级英雄’。我们‘杨连弟连’,什么都可以缺,杨连弟的精神不能缺!人要登高,思想必须登高。思想到了高处,人再跟上去,害怕和困难,就都踩在了脚底!”
黄灿、边俊文和胡兴杰密马龙5号大桥3号墩下的谈话,在午饭后短暂的休息时间里进行。不知什么时候,战士们围拢过来,发现被包了饺子,胡兴杰满脸通红。
当晚,胡兴杰写了决心书,交到党支部:“思想不打退堂鼓,一切困难能战胜!”
从十米到三十米,胡兴杰的手不再颤、腿不再抖。然而,三十米往上,他的心里,仍是哐哐跳得厉害。他如实向边俊文袒露了自己的紧张,边俊文说,“明天爬墩时跟着我,除了我的后背,哪里你都别看。”
翌日,边俊文后背上多出一块纸牌。纸牌上,红墨水写着两行大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困难,去争取胜利!
战胜恐高,胡兴杰成了榜样。而黄灿和边俊文为他竖起拇指,却是钢塔架“长”到四十五米的那天晚上。临入睡,胡兴杰突然记起,因为别的事打岔,一颗只拧了一半的螺栓,至今悬在塔架上面。第二天作业时再拧紧也不碍事,但是他想,假如明天搞忘了,或者又被别的事打了岔,桥上就埋下了险患。顾不得已是深夜,胡兴杰摸黑跑到工地,爬上四十五米高空,拧紧了那颗螺栓。
似是有意抬杠,提前两个月建成密马龙5号大桥的命令下达才两天,垂直运送片石的摇头扒杆罢了工。
扒杆在六十米高处。胡兴杰自告奋勇站了出来:“能不耽搁,一分钟都别耽搁。”说话间,他已脱掉外套,爬上扒杆。
雨后扒杆湿滑,爬出一截又溜回一截,再爬一截再溜一截。胡兴杰爬到六十米高空,找到了扒杆停摆的原因:滑轮被钢丝绳卡住了。排除故障,没地下脚,胡兴杰两腿夹住扒杆,让身子“挂”在空中。风在吹,扒杆在摇晃,桥墩下的人,莫不为他担心。胡兴杰心里装着的却是“杨连弟桥”上的杨连弟——墩顶爆破他都不怕,我怕啥……
罢工的扒杆回心转意,冷清的工地再度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