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文联狠抓“出作品、出人才”促创先争优
来源: 更新时间:2020-11-30 14:50:40 作者:龙晓勇
2020年,天全县文联制定《文艺创作创先争优计划》,围绕“出作品、出人才”这一根本,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狠抓主题精品创作和文艺团队打造。
主题文艺作品创作方面:引导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等重大主题,坚持立意高远进行创作。围绕二郎山筑路70周年纪念开展创作,其中杨中兴、刘乾能等主题散文《二郎山作证》等已在相关网络平台发表;围绕战“疫”主题,组织创作文学作品36件、书法作品92件、音乐作品10件、美术作品32件、摄影作品300余件,并有刘乾能、龙叟、何文、彭刚、彭昊等10余位作家、书法家、摄影家作品入选《青衣江》《二郎山》战“疫”专号;围绕脱贫攻坚主题组织创作文学作品20余件、书法作品40余件、摄影作品150余件,其中刘祯祥摄影作品入选中国日报社主办《百名摄影师聚焦脱贫攻坚》画册,刘乾能、杨萍、韩斌、余乐等7人12件文学、摄影作品在“圆梦2020”——雅安市文学、美术、摄影作品展上获奖和入展,部分作品在《青衣江》杂志展示;启动“绿美天全”主题画册制作工作,目前已处于征集图片的筛选阶段。经过推荐,天全李存刚医事散文集创作项目《从医后记》、乔普茶马背夫主题电影创作项目《群山回唱》已进入市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库。
文艺品牌打造方面:为进一步扩大“二郎山作家群”和“二郎山摄影群”等团队影响力,全年力争在市级及以上媒体平台发表有天全鲜明地域特征的文艺作品300件次以上,其中仅战“疫”及脱贫攻坚主题作品,就已在包括《山西文学》《四川日报》《四川政协报》《华西都市报》“学习强国”“天府散文”、“方志四川”等在内的市级及以上各类平台发表300余件,同时,有关天全生态、人文类作品20余件在《中国艺术报》《四川文学》《四川经济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华西都市报》《读者报》《晚霞报》《辽河》《雅安日报》《内江日报》《乐山日报》等市级及以上平台发表;县音协、摄协会员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15次;获市级及以上各类奖项50余件次(其中青少年书画作品获市级及以上奖项40件次),包括中书协第五届全国正书作品展入展作品1件(田昭敏)、中美协第二届全国少儿美术作品展入展作品两件(高悦宸、陈星如)。天全书协高成文、高豪加入省书协,天全作协柳琪加入省网络作协。推荐文学创作骨干杨艳萍参加巴金文学院学习;天全书协选派多人参加省、市书法家协会的专业培训。
文艺阵地建设方面:扎实推进文艺创作基地、文学展示载体、演艺平台“三大阵地”建设,打造文艺创作采风交流展示平台,促进文艺精品产出。实施天全县文艺创作基地(慈朗湖)以及天全职高学校少年宫(兼顾文艺功能)的协调与建设工作,目前天全县文艺创作基地(慈朗湖)的文艺交流场所布置与设备添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天全职高学校少年宫已完成建设及配置,省、市文艺界相关人士及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相关领导已多次到创作基地指导工作;利用创作基地,全年组织“4.23世界读书日”采风交流活动、“溯源雅安知名 见证绿色发展”中国著名作家20人采风活动、雅安市公安系统重走长征路暨文学讲座活动,努力将基地打造成天全文艺精品创作的动力之源。落实《二郎山》文学读物财政预算,加强办刊指导,2020年编辑制作了《二郎山》文学读物抗“疫”合集;协调“指尖天全”“绿美新天全”“天全县图书馆”等微信公众号,不定期进行本土文学、摄影、美术等作品展示。二郎山艺术团演艺平台的作用得到继续发挥,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了多场文艺演出活动,其承接的实景剧《红军长征在天全》创作项目持续推进中。
激励机制探索方面:为实现在县级层面实现对文艺创作激励、扶持政策的突破,促进出作品、出人才,推动本土文艺繁荣发展,天全文联拟制《天全县拔尖文艺人才、优秀文艺作品激励办法》,经征求各乡镇、县委各部委、县级各相关单位及县文联直属7个文艺协会共31个单位(团体)的意见,已通过主管部门、深改专项小组等会议审议通过,目前正抓紧《办法》出台前的准备工作。同时,积极向上级推选报送作品以争取扶持,李存刚医事散文集创作项目《从医后记》、乔普茶马背夫主题电影创作项目《群山回唱》争取为市级重点扶持创作项目;在天全文艺界推荐4名在文化旅游方面作出较大贡献的先进典型作为“雅州百千英才”计划“文化旅游”菁英候选人,经市相关部门评审考察,天全文联副主席、县作协主席李存刚,天全文联全委会委员赵勤入选;继续推选天全三位文艺工作者参选雅安“十佳文艺优秀人物”,以期进一步打响二郎山文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