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专题 > 骨四雅 > 正文

骨四雅 | 仲呈祥:当代文艺思潮与新时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更新时间:2018-08-27 10:13:03 作者:

\

  2018年7月31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为“骨四雅”(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的学员,作了题为《当代文艺思潮与新时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构》的辅导报告。幽默风趣的仲主席,从阐释本期专题研讨班的命名“骨四雅”入手,开始了他生动的授课。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仲呈祥授课

  仲主席提出要建构中国文艺评论的话语体系,首先要明白“大势”,即大的情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仲主席强调文艺思想战线的评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要建立在了解和懂得世界和中国的大的情势的基础上。

  中国的文艺评论要充满文化自信,要引领中国的文艺创作向文艺高峰迈进,要摆脱低俗,文艺评论工作者要真正做到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仲主席具体分析了成都武侯祠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好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提出文艺是要攻“心”的,不是只养眼的,更不是花眼乱心的。文艺作品不能停留于满足感官享受,而是要诉诸心灵,带来认识上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针对影视领域存在的“营造视听奇观”和“唯收视率”等现象,仲主席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仲主席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来龙去脉,他从大的历史视野出发,进行了学理性的论证。

  他说,第一个问题就是“一根红线”,这个红线是怎么来的?为此,他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思想的发展历程。从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邓小平的第四次文代会,到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主旋律与多样化的文艺思想,再到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九大、中国作协十大会议上的讲话等……仲主席指出,马克思文艺思想始终与中国社会的具体现实紧密结合,党的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集中体现。他结合自己和作家艺术家的切身交流,援用沙丁的“我要写”和“要我写”的创作体验,反思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历史教训。他还通过朱寨对刘心武的《班主任》和谌容的《人到中年》的赞誉,分析了现实主义思潮在当代中国的复苏,从而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地看待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美学等关系的重要意义。仲主席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理论纲领、行动指南和科学体系,是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文艺创作话语体系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的结果。

  仲主席讲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文艺政策的两次重要调整。

  第一次调整是邓小平在四次文代会上提出全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大背景下,聚焦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所进行的重要调整,即以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取代了文艺为政治服务。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重要调整,才引发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艺的复苏和文艺领域的百花齐放。

  第二次重要调整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所带来的精神、文化、道德、审美层面的滑坡而作出的调整,党的十九大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最终完成了这次调整。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今天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包括繁荣文艺评论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

\

\

\

\

听课现场

  仲主席还从恩格斯的文艺标准出发分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文艺思想,最后从历史理性的层面诠释了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结合当下时代的文化和文艺现象,国民文化从鲁迅精神跌落到小沈阳的小品,这中间的巨大文化落差和精神落差令人深思。文艺作品要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要发挥文艺的引领作用。我们要用这样的理论标准,科学地认识我们的文艺实践,真实地评价我们的文艺作品,把满足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指引需求与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

小池雅雨 摄于研讨举办地宾馆

  最后,仲主席高屋建瓴地提出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设的三个“离不开”,即离不开哲学精神的指引、离不开历史经验的启迪、离不开文学力量的推动,他还具体探讨了文艺作品评价话语体系的构建方向和路径。文艺评论不能隔靴搔痒,而是要入木三分,要推动文艺创作走向高峰,产生一系列能代代相传的文艺作品。

\

搔痒入木联【清】郑板桥书

  要建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就是要加强民族学理思维,践行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讲清楚自己国家民族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发展道路。

  仲主席以文艺实践的生动案例,为学员们描述了从新中国到新时期再到新时代的党的文艺政策的发展过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破解了人们对“主旋律文艺”的误解,并对历史虚无主义文艺展开了针对性的批评,他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话语体系的积极建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仲主席的报告有破有立、掷地有声、语言平实、逻辑清晰、情感饱满、观点鲜明、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民族感、历史感和使命感。他站得高、视野广、见解深,让每一个学员感受到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迫切性,更让学员们体会到了文艺评论本身的美学魅力。

\

茶马古道 摄于研讨举办地宾馆

\

古树新枝 摄于研讨举办地宾馆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审核:王庭戡

供稿:江腊生、寒江雪

摄影:晓芸、李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