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溪水动情地唱着乡间古老的歌谣,二水环绕的上里以与众不同的乡间风情,让我感受到她独特的韵味。
走进上里,溪边那一眼望不到头有序排开的茶座,人们坐在藤椅上,三三两两,或长牌,或麻将,或龙门阵,人人旁边都摆放着一杯来自蒙顶山的原味香茶,路旁飘荡着丝丝茶香,让人感到上里的安逸与闲适。
在上里,随处可见的是小桥流水人家,这里既有江南水乡古镇的水韵,也有乡间古朴田园自然风光的独特。高桥、二仙桥等古石桥组成了上里的历史,上里的桥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传说与故事,它们用沧桑与岁月,向世人诉说着上里悠久的历史。水中,鸭子在自由地游弋;水边,孩童们在欢快地戏水游戏;摄影家们也用他们的镜头在寻找着世间最真最美的画面。
青石板铺成的路,似乎与其他的古镇都是一样的味道,但高低错落的清代建筑群,古朴真实,雕梁画栋、飞阁流丹,仿佛让人穿越时光,回到清代。顺着溪边一望,青瓦民居构成的吊脚楼组成了上里最美的风景,让我们在一派川西民居风格的寂静中徜徉与品味。走进具有百年历史的韩家大院,让我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古旧的门槛,清代的风尚,悠久的历史,真实的人物,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一个百年大家族的荣誉与光辉。不知道是韩家第几代媳妇的刘阿姨向我说起韩家大院古老的历史时,充满了自豪与荣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韩家人依然保持着经商的传统,他们利用韩家大院优越的历史条件与建筑特色,开起了客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上里韩家历史的机会,也让我们在清代建筑中感受着历史的古朴。
上里,是一个有故事的古镇。这里初名“罗绳”,曾经是西汉时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红军长征时,红四方面军徐向前将军曾率部驻扎在上里,这里至今仍保留着不少珍贵的红军石刻标语,红色历史为上里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篇章。走进古镇老街的红军饭店,随处可见红色的文化,红军帽、招贴画、长征诗歌、老红军的题词,都让我们看到了上里的红色历史。老板娘听到我曾经是军人,便兴高采烈地向我介绍起红军饭店的来历,原来他们的父亲和伯伯都跟随徐向前将军参加了红军,他们是正宗的红二代,说起这段历史来,他们无比自豪。在上里,还有这样一个说法:韩家银子—钱、杨家顶子—官、陈家谷子—田、许家女子—靓、张家锭子—斗,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称上里“五家口”。这个上里人生动形象的说法,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古上里的历史人文画卷。千百年来,或许,这里上演过不少五大家族爱恨情仇的故事,让我们联想与感叹。
游人们闲逛的步伐缓慢而慵懒,让水墨上里缓慢地流动着。这里,慢与舒适就成了主旋律。街边,随处可见坐着摇椅的老人,嬉耍的孩童。时间仿佛停止了,一切都是那样漫不经心。
眼中闪过一个个灵秀的女子,似乎就是传说中的雅女,秀丽而婀娜,让人一看便放不下目光来,女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一看,脸红了。慌忙闪过目光。
夜色中走进一间“情缘酒吧”,要上一打啤酒,肆意地歌唱与欢乐,在这里忘记了生活的不易,远离了不快,只给自己留下一个发泄与渲染的世界,真想在上里大醉一场,歌声与酒便是对夜上里的体味与祝福。
回到住宿的韩家大院,突然想起一句给上里创作的宣传语:我在上里,你在哪里?这或许是给上里最好的礼物。